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貿聯幣同意將於香港.台灣與東盟國家上市 IEO

因應全球的貿易與機遇,貿聯幣的公開發行是被確立的,因應初期規劃的瑕疵,相關指導意見如下:
為防止GTD一上市(IEO)立即市價崩盤,對相應市場之『市值管理』參照火幣與國際市值管理基金經理人建議與規範。
1. 初期發行(ICO)之GTD持有者,依上市日後90天陸續解封投入市場。
2. 國際市場於2019年11日1日起東盟開始可以承銷與買賣GTD。
3. 國內市場暫不開放法幣購入GTD,其他東盟各國國家銀行得以當地國法幣,個人或企業都可購賣GTD。
4. 所有持有人都必須『當地國身份證件』『地址證明』及『KYC』與當地國電話驗證。
5. GTD必須要求各國持有人不得『污蔑』或『炒作』造成國際市值管理基金經理人團隊的困擾,違者系統會將資產進行『鎖倉一年』處份,更嚴重者會『沒收資產』。

實行細則:

GTD將於2019年11月1日前於國際市場『公開上市』目前國際交易所已經選定,各國持有人請盡速上線進行『開戶與身份驗證』,配合與細則如下:
1. 東盟各國請於各國『指定銀行』進行『開戶與身份驗證』,香港地區請至『香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2. 原持有者開戶時間自10月1日起到10月31日止。
3. GTD釋放原則,2020年2月1日釋放20%,2020年3月1日釋放20%,2020年4月1日釋放30%,2020年5月1日釋放30%。
4. GTD進入持有人之GTD錢包地址務必正確,2019年11月1日後持有人開戶帳戶就會有『GTD錢包地址』務必給各區域『聯繫人』。
5. 2019年11月1日後上市,將會開始有買賣交易,原GTD持有人也可以新增買賣GTD,體驗市場交易。
6. GTD微盤交易將於2020年5月1日開放,將可進行期貨與外匯交易模組,初期交易所可以『USDT』微盤交易,可先體驗。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46%中國上市企業1-6月減益或虧損

亞洲企業的業績表現低迷。在中國大陸上市的3583家企業(不包括金融)2019年上半年(1~6月)的利潤同比減少2.5%。出現虧損或利潤下滑的企業佔46%,較上年惡化了 10個百分點。除了汽車和零售等最終消費相關行業外,一直以來對經濟構成支撐的房地産行業的利潤增長率也出現放緩。中美對立的重壓還波及高科技産業比率較高的韓國和台灣,亞洲僅菲律賓等地實現利潤增長。
         
       
      8月底,中國的中型汽車廠商力帆實業的副董事長陳衛、總裁馬可突然離職。該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銷售額為51億元,而最終損益為虧損逾9億元。二人被認為在事實上引咎辭職。
  
      由於新款車型投放遲緩以及純電動汽車(EV)的商品力不足,該公司1~6月的銷量為逾2.2萬輛,同比減少了6成。陳衛、馬可是純電動汽車和乘用車部門的負責人,力帆今後將把經營資源集中於祖業的摩托車業務。
  
      中國的新車銷量很可能連續2年低於上年,包括零部件廠商在內,整個行業都在為業績惡化而苦惱。調查公司大智慧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行業的174家企業中,2019年上半年陷入虧損或利潤減少的企業為126家,超過7成。開發力和資金餘力不足的中型以下企業的狀況尤為嚴峻,整體上3成利潤下滑。
  
比亞迪深圳工廠的生産線(資料,reuters)
  
      零售行業也表現低迷。以福建省為基地運營超市和百貨店的新華都陷入1.2億元的最終虧損。由於預計無法扭虧為盈,決定關閉相當於所有門市3分之1的48家門市,減損損失出現擴大。
  
      包括批發等在內的「商業及貿易」行業企業的利潤減少近13%。由於統計對象中不包括在境外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集團,所以無法反映出電商(EC)企業的增長。不過,越是在地方城市陷入苦戰的零售企業越突出,例如湖北省的中百集團、安徽省的合肥百貨大樓等,顯示出中西部的消費低迷。
除此之外,到2018年下半年為止一直支撐行情復甦的鋼鐵行業的近4成、有色金屬行業的逾3成企業最終利潤下滑。另外,房地産行業的減速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停滯。
  
      132家房地産企業的凈利潤合計增長17%,較增長近38%的2018年上半年下滑20個百分點以上。地方政府旗下的開發公司雲南城投置業虧損近8億元,與零售行業一樣,地方房地産企業表現尤為不振。
       

      一方面,萬科企業和綠地控股等大型房地産開發商業績表現堅挺。不過,堅持「現金為王」(萬科董事長郁亮)策略,轉為不急於取得用地和開發的企業增多。伴隨著房地産行業的減速,家電企業的利潤增長率也減至10%,比上年同期(22%)下滑了一半。
  
      2019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環境十分嚴峻,很難指望企業的業績快速復甦。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會考慮在中美的貿易談判中達成「臨時協議」,但眼下還看不到美國撤銷或縮小制裁關稅的跡象。以準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為中心,約40家上市企業表明將向海外轉移或在海外增産,投資負擔和運營成本的增加將不可避免。
  
      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上市企業確保了超過20%的利潤增長率,但2018年7~9月之後明顯減速。眼下,等不到中美談判取得進展,已經開始削減加班和薪資的企業出現增加。收入增長的放緩將抑制消費,這又再次對企業業績構成重負——這樣的惡性循環也開始顯現。以非洲豬瘟的蔓延為開端的物價上漲也很可能成為拖累消費的主要因素。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油價殺低!沙烏地:產能9月底就恢復、客戶供油已補回

沙烏地阿拉伯重要煉油設施上週六(9月14日)遇襲、產能腰斬,帶動油價在本週一暴衝,但沙國週二宣稱產能9月底前就能恢復、客戶供油量不受影響,跟市場原先認為的復產時間得花上數週大相逕庭,消息傳來衝擊油價重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二也跟著降低釋出戰備儲油(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SPR)的可能性。

路透社、CNBC報導,沙烏地新任能源部長阿卜杜勒(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週二在紅海東岸的港口城市吉達(Jeddah)的記者會上表示,喪失的原油產能有望在9月底前恢復,另外也已動用庫存,將顧客的供給量補回至遭受攻擊前的水位。

阿卜杜勒強調,沙國9月、10月的原油平均日產出仍會達到989萬桶,本(9)月對客戶承諾的原油供給量不會有變。「過去兩天,我們順利阻止損失擴大,因恐攻而喪失的產能,也已恢復逾半。」

根據阿卜杜勒的說法,沙國9月底前的日產能有望拉升至1,100萬桶、11月底前還可望進一步上升至1,200萬桶。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或稱Saudi Aramco)執行長Amin Nasser週二直指,本次恐攻事件究竟造成多少損失、目前仍在評估中,但基於公司龐大規模、損害應該沒那麼嚴重,預計9月底前產能就可恢復至遭受衝擊前的水準。

Nasser並表示,Aramco備有超過6,000萬桶的原油庫存,足以供應地方市場所需。

Aramco董事長Yasir al-Rumayyan則說,該公司的IPO案仍會快速進行。據傳,沙國計畫今(2019)年底前將Aramco的1%股權於當地證券交易所掛牌,並於明年再次釋出1%股權,為公開發行5%股權揭開序幕。

MarketWatch、CNBC、路透社報導,川普週二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對記者表示,油價漲幅並不多,「我不認為有這個必要,但若我們想要動用戰備儲油、我會立刻開閘。」

GLOBALT Investments投資組合經理人Keith Buchanan說,人們原本以為沙國要花上數月才能恢復產能,如今看來似乎只要費上幾週。原油產能重回正軌,緩解了供給受嚴重干擾的風險。

週一才因沙國重要煉油設施遇襲、產能腰斬而於盤中暴漲19.5%的布蘭特原油近月期貨,週二聞訊重挫6.5%至64.55美元。布蘭特原油週一創下史上最大盤中漲幅。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週二也重挫5.7%、收59.34美元。WTI原油期貨週一甫暴漲14.7%,為自2008年9月22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2019 四大科技趨勢:政府應從現在開始打造「量子資安」策略

科技產業瞬息萬變!幾年前,大數據、行動網路、平台經濟是潮流,近年則是人工智慧當道;今年被稱為 5G 元年,而量子電腦將成為未來趨勢,預期在 2020 年出現量子霸權。勤業眾信的《2019 高科技、電信與媒體產業趨勢預測》報告,讓我們認識即將,或是正在改變產業的科技趨勢。以下是 5G、量子電腦、AI 與智慧音箱的趨勢。
5G:全新網路技術來臨
今年被稱為「5G 元年」,二月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中,三星、華為等手機大廠競相推出 5G 手機,而中華電信也順利完成 5G 聯網。根據勤業眾信的預測,5G 將在今(2019)年規模化成長。2018 年共有 72 家電信業者進行 5G 測試,到 2019 年年底之前,預估會有 25 家業者推出 5G 服務;另有 26 家業者會在 2020 年推出 5G 服務;也就是說,隔年以超過一倍的速度成長。此外,勤業眾信也預計大約會有 20 家手機廠商在 2019 年推出具備 5G 功能的手機,另有大約 100 萬支 5G 手機(2019 年智慧型手機預測銷售量是 15 億支)將在 2019 年年底出貨。
在短期內(2019 與 2020 年),5G 技術將有三大應用。首先,5G 將為智慧型手機等移動通訊裝置帶來更加真實的行動通訊連線。第二,5G 將用於「行動性較低」的裝置,比如像是 5G 網路分享器或熱點裝置,這類裝置通常體積輕巧、方便攜帶,可以在與 5G 網路連接後,再透過 Wi-Fi 提供其他裝置連線的無線存取裝置。最後,透過「天線」永久固定在建築物或窗戶上,取代有線連線提供家用或公司寬頻網路的 5G 固定式無線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FWA)裝置也應運而生。
至於 5G 的採用率,預估到 2025 年會是 14%。拿 4G 來類比的話, 4G 是在 2010 年開始推行的,但直到 2019 年,4G 才成為採用率最高的通訊技術,而用戶數要到 2023 年才會超過 50%。據此估算,就算到 2025 年, 5G 仍只是一種相對專門的技術,占非物聯網連線的 14%。
5G 技術提供兩大效益:速度與低延遲。就長期預測而言,5G 能達到的最快商轉速度是 20Gbps,比 4G 網路快得多;但在一般情況下,5G 的速度大約是 1 Gbps,而且根據地點而異,使用者離發射器愈近速度愈快。這跟房地產很像,影響 5G 的速度,地點是重要關鍵。
至於延遲時間,在 2019 年的商用 5G 中,能夠達到延遲 20 到 30 毫秒的表現,比現有的 4G(平均 60 毫秒)大幅進步;而根據理論,5G 是可以達到延遲 1 毫秒的目標。以目前一般的消費者與商用情境, 100 毫秒以下的延遲幾乎沒有差別,但對物聯網和自駕車來說,延遲時間愈短,作業愈精準。

量子電腦:將成為新一代超級電腦

目前傳統電腦的位元是 0 和 1,但量子電腦的位元是 0 和 1 的量子疊加,運算的速度大幅增加,以實際應用來說,它可以用在科學研究、金融預測、物連管理等等,也在幾秒鐘的時間內,破解現有的電腦密碼。根據勤業眾信的預測,量子電腦有五大趨勢。
量子電腦即便能夠取代一般電腦,頂多也只能撐數十年的光景。雖然量子電腦運算速度快,但還有很多運算是需要傳統電腦處理的。
未來量子電腦市場的規模與時下的超級電腦市場不相上下,大約是 500 億美元(約 1.5 兆新台幣),但一般運算裝置在 2019 年的價值預估將突破 1 兆美元(約 30 兆新台幣)。即使是在 2030 年,人們大多還是使用傳統運算裝置,有時會使用雲端量子運算,但不會出現以量子技術為主體的裝置。
量子運算要到 2030 年才會形成規模市場,預估第一代商業性通用量子電腦將在 2030 年誕生。
2020 年代,雜訊中等規模量子(Noisy Intermediate Scale Quantum,NISQ)運算市場,每年的價值可望達到上億美元,預估生化領域的企業能從此技術獲利。
量子安全防護產業每年的價值也可能高達上億美元,企業和政府從現在就該開始防範量子電腦造成的資安威脅,以免為時已晚。

人工智慧:由專業技術步入普及化

勤業眾信預測,企業將在 2019 年加速採用雲端 AI 軟體與服務,AI 將會更價普及。然而,目前 AI 仍有棘手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許多公司仍欠缺運用 AI 的專業能力與資源。一般而言,若想善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技術,AI 專家、大量資料集以及專業基礎架構與處理能力缺一不可。有能力應用這些資產的公司,必須找到適合應用 AI 的用途、擬定自訂解決方案,並在全公司上下擴大推行這些解決方案。以上種種皆需要投資,更有一定的複雜程度,需要花時間研發,許多公司因而力有未逮。
因此,初期能因 AI 技術而從中受益的企業,通常皆具備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術能力、穩固的 IT 基礎架構,還有雄厚的資本,能夠得到稀有又昂貴的資料科學技能;也就是全球的「科技巨頭」。 這些企業掌握足夠的資源,有能力積極爭取身價越來越高的 AI 人才。他們也投資了數十億資本,打造大型資料中心和專用處理器等基礎架構。但藉由雲端提供 AI 服務,正讓 AI 變得愈來愈普及。

智慧音箱:成長最快速的物聯網裝置

勤業眾信預測,智慧音箱在 2019 的價值將達到 70 億美元(約 2100 億新台幣),成長率約 63%,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物聯網裝置。
而智慧音箱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於非英語系國家。在 2017 年,95% 的智慧音箱在英國與美國銷售;但從 2018 年開始,智慧音箱開始推廣到中文、法語、西班牙語等國家。
然而,有將近 6 成的人不會使用手機上的語音助理功能,筆電的比例更高達 8 成,而且對收入較低的人來說,智慧音箱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沒有誘因購買,這限制了智慧音箱的市佔率。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掌握2019新趨勢,深探2030 新商機 從十大重點前瞻技術,看亞洲新未來

美國總統川普築起關稅壁壘,意外讓區域經濟成為新顯學,以往習於從全球觀點去觀察經濟動向的現代人,現也要開始學著用區域經濟的視角,去找出新商機。
區域經濟和全球經濟的視角,到底存在著什麼不同?其實很少有人深究。就連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也表示,「過去多數的研究都是以國際為主,很少會從亞洲的觀點出發。」
針對此缺口,同時為因應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及產業快速發展的挑戰,工研院特別將 IEK與工研院國際中心合併,新設「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簡稱產科國際所),產科國際所日前初試啼聲,不但在11月9日端出「2030 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年度專刊,還從11月12日起一連五天同場加映「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就是要帶著台灣產業界用亞洲的視角看進去
結合東亞與歐美觀點,覓亞洲新春天
為迎戰全球創新趨勢,工研院特別找上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合作,首度針對亞洲進行2030前瞻科技調查。
為求周全,在行前,工研院大費周章翻遍全球前瞻科技期刊和相關科技研究報告,從中篩選出150個新技術,再跟進找來國內專家、業者做評選,精挑細選出30個關鍵技術,做為母體,方便對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十個亞洲國家所屬的前瞻科技研發專家及研發機構,進行問卷調查,從而歸結出亞洲未來最看重的前十項技術發展項目,最後再來與全球重點技術進行交叉比對,結果果然發現亞洲視角和國際視角大不同。
今年產科國際所盤點出未來(2019至2030年)亞洲十大重點前瞻技術包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6G行動通訊技術、自駕車、區塊鏈、新能源車、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固態電池、奈米科技、環境友善塑膠材料。但其中僅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服務機器人兩項同時被亞洲和全球納入前十大關鍵技術,至於全球普遍重視的前十大重點前瞻技術,除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及服務機器人外,還包括虛擬助理、個人醫學、能源儲存、基因醫學、動力外骨骼、量子運算、AR/VR頭戴顯示器、3D器官列印。
「過去我們講的全球分析,比較是歐美觀點。」蘇孟宗指出,「反倒忽略了各地區技術應用的差異性」,因此產業界不容易透過這類分析找出切入機會。「像是6G對於歐美來說,可能不夠前瞻,但對亞洲而言卻剛好適用,而透過深度分析各國家對於技術的重視,恰好可以找出新技術在不同市場的發展潛力。」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舉辦年度專刊《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發表,盤點出未來亞洲十大關鍵前瞻技術。中間為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兩側為專家群。
分項組別追根究柢,六大面向成功分析市場與技術需求
工研院此次研究不單只把亞洲和全球進行交叉分析,更將此次納入問卷中之十個亞洲國家做了分組,其中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五國納入成熟市場組,餘下的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五國則歸入新興市場組。
透過細分,發現二個不同組別在影響性排序、高影響性理由分析、滲透率分析、投資優先序分析、投資額分析、整備度分析等六大面向裡的排序也不盡相同,以影響性排序為例,在成熟市場中重要性僅排第八名的區塊鏈,到了新興市場卻竄高至第二名,推測原因可能出在新興市場對區塊鏈可望帶來的交易安全更為渴求。另一個新興市場認為影響性排行高居第三名的環境友善塑膠材料,卻在成熟市場中名落孫山,主要原因就出在新興市場對塑膠的使用率更高,從而造成更大的環境危害,也更需要環保塑膠技術的挹注。而在成熟市場認為很重要的服務機器人,重要性排名高居第五名,但在新興市場的重要性排行榜中卻未進榜,顯示新興市場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直到2030年止都未興起,推測原因可能出在新興市場相較成熟市場較無人口老化和缺工問題。
蘇孟宗透露,「去年工研院和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首度合作,雙方會面時,IEEE對於工研院進行的亞洲技術趨勢表達了高度興趣,也覺得這個合作非常有必要性。」就是因為此次的研究不同於美國研究機構僅側重於偏學術的技術研究,而是可以透過細部分析,讓人看出技術在應用上的機會,而雙方在這次的國際合作經歷中,不但發掘出全新的研究思維,更重要的是,也順帶為有心進軍亞洲的企業勾勒出清晰的亞洲技術藍圖,讓研究不再只是研究,而是能將研究有效實踐的活報告。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人幣貶無效,陸出口縮 對美驟降!白宮:協商恐花數年

中國8月出口意外下滑、主因對美國的出貨成長驟然趨緩,市場預期北京政府將在未來幾週宣布更多振興方案、避免經濟大幅放緩。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會長庫卓(Larry Kudlow、見圖)已警告,中美貿易問題恐怕得花上數年才能解決。

CNBC、英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中國海關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8月出口額較去年同期萎縮1%、為6月以來最大單月年減幅(當月年減1.3%)。根據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原本預測,出口在7月年增3.3%後,8月應可繼續上揚2%。

原本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貶值,應可抵消些許成本壓力,而即將開徵的新一輪關稅,也許能促使中國部分出口商把對美出貨的時間點提前至8月份。

中海晟融資本管理經濟學家Zhang Yi直指,即使人民幣已經大幅走貶,出口卻仍疲弱,顯示外部需求欲振乏力,是衝擊今(2019)年出口的最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中國8月對美國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減16%,遠不如7月的年減6.5%,從美國的進口額也年減22.4%之多。另外,若以年率來看,中國8月對歐洲、南韓、澳洲、東南亞的出口額跟7月相比呈現惡化趨勢,但對日本、台灣的出口成長略優於7月

從官方、民間工廠調查報告來看,出口訂單全面惡化,許多分析師認為,這是中國出口成長將在未來幾月持續趨緩的預兆。

另外,報告也指出,中國8月進口額年減5.6%,已連續第4個月出現萎縮。這略優於市場原先預測的6%年減幅,但跟7月的5.6%減幅相當。內需疲軟、再加上全球原物料價格下跌,很可能是進口萎縮的主因。

中國8月的貿易順差為348.4億美元,低於7月的450.6億美元。分析師原本預期8月貿易順差將達430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才剛在6日稍早突然宣布,自9月16日起將降準兩碼,希望能提振疲軟經濟。人行指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人民幣,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人民幣。

白宮警告中美貿易衝突恐花數年才能解決

路透社、Washington Examiner等外電報導,庫卓上週五(9月6日)在白宮宮外對記者表示,美國希望「近期」能從中美9月、10月的貿易談判中取得成果。

不過,他警告,貿易糾紛恐得花上數年才能緩解,「對規模、範疇且重要性如此大的協議來說,我不認為花上18個月來談、是非常長的時間。這當中牽涉到的利害問題實在太高,絕不能出差錯,若這得花上10年來談、也只好如此。」


庫卓在確認中美高層會在10月初舉行談判之際,不願預測屆時能否有成果、或是對何時能敲定協議妄加預測。他說,「我方希望重返5月當時的討論進度,但不知道這有沒有可能,預測結果實在太難、我不會妄下定論。

7.3是人民幣的下一個關口?

在外匯市場上人民幣貶值到什麼程度備受關注。這是因為人民幣匯率已經跌破被視為中國當局防線的1美元兌7元,7元關口消失。在市場上,有觀點認為「下一個關口」是7.2~7.3元。據稱這一水平幾乎可以抵消美國第4輪對華追加關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人民幣(資料圖)
  
  在中國本土交易的在岸人民幣市場,金融機構基於業務公司的訂單等進行匯率交易,決定人民幣匯率。可以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每天早上公佈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上下2%的範圍內進行交易。央行參考人民幣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其他貨幣的行情計算出中間價,不少觀點認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能反映出政府的意向。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8月5日「破7」,這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於9月啟動對幾乎所有中國産品加徵關稅的「第4輪」措施之後。8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1美元兌7.0039元,降至11年來的最低水平。  

    
  7日傍晚,上海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為1美元兌7.0414元,和6日的1美元兌7.0321元相比,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一家日資銀行的匯率交易員表示,「雖然7元多是未知的領域,不過認為人民幣處於低值的業務公司也在大量買入人民幣,並未出現驚慌拋售人民幣的局面」。  
  
  在市場上引起熱議的是中國央行負責人在回應人民幣「破7」時富有詩意的表述,稱「需要説明的是,人民幣匯率破7,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衝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中國央行負責人在強調市場原理、對中國操控匯率的批評聲進行反駁的同時,顯示出人民幣不會一直貶值的看法,顧及了美國的感受。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鎳續飆5年高!印尼變卦、稱要全面禁止鎳出口

金屬期貨方面,鎳價週一(9月2日)仍持續刷新5年高,成為走勢最為凸顯的基本金屬。
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印尼政府確認,從明(2020)年初起所有鎳礦都將面臨出口禁令之後,LME 3個月鎳期貨隨即在2日上揚至每公噸18,785美元;盤中最高一度勁揚5.3%至18,850美元、創近5年新高,延續上週五(8月30日)的9%漲勢。這已經遠高於夏季以來的最低點11,500美元。

聯合國旗下機構國際鎳研究組(International Nickel Study Group, INSG)的報告顯示,印尼是全球最大鎳礦生產國,去年供給量佔全球26%。這項禁令勢必會影響到全球最大鎳消費國──中國。大多數的鎳礦都運送至中國,並處理成鎳生鐵(nickel pig iron,NPI),是純鎳的便宜替代品。

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Colin Hamilton指出,印尼的決定,不但切斷中國鎳生鐵產業的主要原料供應源,還會讓鎳在未來幾年面臨每年10萬噸左右的供給缺口。
印尼的鎳礦出口禁令雖然早在2014年就已對外宣布,但2017年政府曾說會允許低等級的鎳礦出口、直到2022年為止。然而,印尼政府如今卻說出口會全面禁止,對業界投下震撼彈。
高盛預測,鎳價將因為上述禁令,在未來三個月跳漲至每公噸20,000美元,對大型客戶帶來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

印尼之所以決定對鎳礦下達出口禁令,目的是在加快國內冶煉產能的發展。與此同時,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希望能打造電動車產業,認為鈷、鎳等關鍵原物料,是印尼重要的競爭優勢。

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採礦及煤炭局局長Bambang Gatot Ariyono 2日對記者表示,政府在評估所有利弊之後,決定加快擴充冶煉產能,並禁止所有等級的鎳礦出口。他解釋,最新的科技顯示,就連低等級的鎳礦,也能被應用於電池。

Ariyono並說,製作鋁的關鍵原物料──鋁土礦(bauxite)及銅精礦(copper concentrate),仍會持續出口至2022年。

免疫細胞療法又傳佳音!研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1%

最新研究發現,CAR-T免疫細胞療法對幫助年輕患者克服白血病效用相當不錯。

英國金融時報2日報導,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開發的個人化癌症免疫治療,最近首度進行了兒童臨床試驗,結果「極具希望」(very promising results)。實驗採用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被稱為「CAT-19」或「Auto1」),是將免疫細胞從患者體內抽取出來,在實驗室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使之認識癌細胞後,再將這些免疫細胞注射回患者血液。
根據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刊登的結果,在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接受實驗的14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ALL)兒童病患(皆無法以傳統療法治癒),有12名在三個月內痊癒,但其中7名復發,5名至今仍保持健康,2名症狀未緩解。
根據大奧蒙德街醫院研究,跟諾華(Novartis)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Kymriah」相較,CAT-19在兩個面向表現更加突出。首先,CAT-19不像Kymriah那樣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即所謂的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也就是患者的免疫系統負載過度、引起高燒,需接受密集照護。第二,CAT-19打造的免疫細胞,存活時間比其他CAR-T療法還要長,可協助身體對抗癌症復發的情況。

根據研究機構Roots Analysis 8月28日發表的研究報告,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結果近來傳出好消息,激勵許多生物製藥開發商及學術研究團體搶進,預測2030年CAR-T療法的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110億美元,2019-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上看31%。

若以臨床試驗、支援醫院的數量來看,中國是研發CAR-T免疫細胞療法相關產品的領導國家。過去10年來,410多項CAR-T免疫細胞療法臨床實驗中,超過50%的執行地點位於中國。不過,報告仍預估,北美、歐洲將在2030年取得超過75%的市佔率。

北美、歐洲仍是研發與銷售重鎮,未來十年將繼續主導市場。不過,由於60%的CAR-T試驗如今都是在中國進行,此地市場的成長速度會比已開發國家還要快。

中國紡織服裝業利潤衰退幅度擴大、銷美成衣單價跌

華爾街日報9月2日報導,德拉瓦大學時尚和服裝研究系副教授Sheng Lu分析美國商務部數據後發現,2019年6月中國銷往美國的成衣平均單價(單位:每平方公尺)年減1.6%至2.33美元,同一時間越南單價年增9.4%至3.49美元、孟加拉單價上漲3.2%至2.99美元。

報導指出,今年上半年孟加拉對美國的服飾外銷金額年增14.5%,越南、斯里蘭卡也分別成長12%、6%。美國知名服飾品牌雷夫羅倫公司(Ralph Lauren Corporation)去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進口貨是購自中國、隨後已將中國比重降至四分之一。9月1日起,大多數出口到美國的中國服裝都將被徵收15%的關稅,這在服裝業已足以讓許多產品不具競爭力或無利可圖。

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27日公布2019年1-7月紡織服裝、服飾業利潤總額年減3.5%至461.4億元。作為對照,2019年1-6月紡織服裝、服飾業利潤總額年減0.8%至382.5億元。

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9日公布,2019年7月紡織服裝、服飾業出廠價格年增0.6%,升幅低於6月的0.9%;1-7月年增幅報1.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9月1日推文說,美國進口商可以在中國境外找到供應商,這麼做絕對是值得的,美國不想成為中國人的僕人,這攸關美國的自由。

川普呼籲美國進口商重新調整供應鏈。他說:「沒有理由從中國購買所有東西!」

川普9月1日推文表示,經濟學家Peter Morici說、關稅將不會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太大影響,因為人民幣匯率已經下跌、等同給美國進口商一個折扣。

川普8月30日說,根據新聞媒體的報導,某些公司當中、將有13%在不久後離開中國,這是一件大事。川普說,他聽到這項消息並不感到訝異,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企業離開,因為他們無法跟關稅競爭。

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與經濟分析局8月2日公布2019年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貨品金額年減12.6%(月減0.7%)至390.023億美元,2019年1-6月年減12.4%至2,190.443億美元。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上半年僅升值0.02%、下半年迄今升值幅度達4.6%。

資產荒和泡沫並存 清倉白酒買農業股

融通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張延閩,在其管理的融通通乾研究精選的半年報中態度鮮明的表示,面對下一階段的市場, 3000點附近的A股機會遠遠大於風險。
張延閩指出:「我們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資產荒和資產泡沫同時存在的奇幻景象。」
他分析,一方面,全球超過13萬億美金的金融資產存在以德國、日本為代表的負利率國家的銀行體系中無處可去;另一方面,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各類獨角獸層出不窮,比特幣又開啟了新一輪暴漲。
2008年之後各國央行通過各種工具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但是始終無法刺激經濟上行。相比之下,中國經濟的成長性在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出類拔萃的。如果全球資產配置,中國資產毫無疑問是發展中國家的藍籌股,這也是海外大量資金持續不斷流入做多中國的主要原因。同時,美聯儲接下來潛在的降息可能營造了一個友好和寬鬆的流動性預期,有利於全球風險資產估值進一步提升。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投資於A股大概率不會保守,在保持高倉位的同時去尋找更有進攻性的長期資產。
張延閩指出,現階段各國資本市場都在不約而同的追逐「核心資產」,然而不同地區實際表現出來的資產類別大為不同。
比如中國過去三年的優勢資產是以白酒為代表高REO行業龍頭,而美股則大量集中表現在生物醫藥和雲計算兩個領域。一個反應的是存量經濟下對確定性的渴求,另一個反映了對潛在增量經濟的高度溢價。然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核心資產」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業務獨特,地位稀缺,可持續性。張延閩認為,財務表現是這三個因素長期綜合的結果,核心資產既要分析過去,更應面向未來。
據張延閩介紹,現階段融通通乾研究精選的持倉除了傳統大行業里的中型公司,也正在逐步加倉一些新興行業裏面靜態估值並不便宜的小公司。與之同時,他在二季度清倉了白酒,加倉了農業養殖板塊。
張延閩分析,從半年到1年的時間維度來說,從白酒到農業養殖的切換是風險收益比合適的買賣。豬價經歷了2年半的單邊下行周期已經結束,整個生豬養殖行業的ROE也在2019年2季度呈現反轉。本次非洲豬瘟對行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行業龍頭的市佔率可能會藉機加速提升,頭部企業養殖規模有望達到5000-8000萬頭。短期來看,市場過高的熱度是股價階段性的利空因素。然而價格是分析周期品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數量只是周期演繹過程中的擾動因素。預計2020年春節前後,相關的上市公司或迎來量價齊升的超額利潤。短期股價的波動在預期之中,下半年會重點關注周期演繹過程中的個股風險。

貨幣的未來是中心化的記賬貨幣

數字貨幣引起了關於貨幣本質的再思考,而這一思考卻讓筆者認識到,未來貨幣的發展方向很可能與目前的電子幣相反,即某種類似於「記賬貨幣」的機制將會盛行。這是指,在即時通訊手段高度發達的情況下,人們只需要在銀行中保有賬戶,隨時隨地利用通訊手段進行任何大小金額的轉賬和支付,而不必實際地持有貨幣在手。
這一機制實際上在中國已經基本實現。合乎邏輯地進行推測,未來很可能它將會盛行於全球。所以,目前方興未艾的電子幣其實很可能已經誤入歧途,由於它錯誤地以促進人們將貨幣持有在手為目標,筆者認為它終將衰敗。
「記賬貨幣」是一種雖不常用、但卻真實存在的貨幣類型。例如,在兩國貿易中,如果雙方都缺乏國際通用的外匯儲備,那麼可以約定,雙方的貿易可以僅僅使用這種外匯幣種進行計價和記賬,而不必實際支付這種外匯。
於是,當具體貿易行為發生時,相關國家只需要分別調整它們各自賬戶中的相應科目,就算完成了結算。即使未來某一天雙方要結清賬戶,由於進出口的金額可以相互抵消,則實際需要交付的外匯金額也將大為減少。
上述貨幣機制如今雖然很少使用,但在貨幣理論中,「記賬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貨幣型態,可以用來通過與其他形態貨幣的比較,從而闡明貨幣的性質。它尤其凸現了貨幣的基本功能是一種計價單位,而不是某種必須由當事人持有在手的東西。貨幣需要持有在手的性質是由它的基本功能衍生出來的。那麼,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貨幣在傳統上常常需要持有在手呢?原因顯然主要在於通訊方面。
在傳統社會中,銀行雖然可以擔當人們所擁有的貨幣財富的記賬中心,但人們與這個中心的通訊是困難的、緩慢的、低效的,而且缺乏可信度,這不僅導致了現金交易額較大,而且導致了「支票」之類的衍生支付工具得以發展(支票實際上是出票人寫給自己的開戶銀行的一份信件,它以印刷術和簽名的手段提供可信度)。
如今,便利的、及時的、可信的通訊手段(例如移動支付)終於具備了,於是人們的手持現金額大為減少,現金交易額大為減少,而支票也就幾乎絕跡了。這些實際證據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持有在手」並不是貨幣必需的性質,這一性質主要源自於通訊能力的匱乏。
由此看來,把發達的信息技術用於滿足將貨幣持有在手的要求,這是南轅北轍的。通訊手段進步了,自然應該用來加強使用者與賬戶之間的通訊,以便劃撥資金,怎麼能夠反其道而行之,把賬戶中的資金變成「電子實物」、進而「提取」出來並分散地派發出去呢?這些電子實物分散在社會上,反而會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
為了支持電子幣的運行,其底層使用的區塊鏈技術比較複雜,佔用的存儲空間大(即使經過升級換代之後,其數據存儲量很可能也是爆炸式增長的),通訊流量要求高,運行緩慢,而且能源消耗量驚人。可以推測,這種系統倘若大規模地投入實際使用,發生網路堵塞和故障幾乎是難以避免的,遠不如現行的體系簡單、穩定、可靠。
私人發行的電子貨幣不可行,因為如果它是可行的,並且獲得了監管機關批准的話,那麼下一步勢必掀起電子幣發行的狂潮。可以設想,任何略具規模和資信的企業,都將會嘗試發行電子幣,結果就是金融體系的混亂。
監管機關必定會認識到這個危險。把電子幣定性為一種新型證券的思路實際上反映了貨幣當局拒絕承認其為一種貨幣(因此擁有這種資產的企業不能將之直接按現金資產進行記賬)。而作為一種證券來說,電子幣眼下的熱絡讓人想到的是世紀之交的「.com」投機熱潮,它反映了投機者們對於自己不了解的對象的一種迷信。
假如一國的中央銀行發行電子貨幣,必定可以避免私人發行所帶來的諸多缺陷,然而,這種轉換所具有的好處在哪裡呢?它的支持者們目前所列舉的好處是不足夠的。依筆者之見,如此重大的變化,倘若沒有明顯的、巨大的利益,絕不應該貿然推行。
我們應該理解電子幣在那些移動支付不發達的國家受到重視的真實原因,因為電子幣在那裡顯然被寄望用於移動支付,以便隨時隨地便捷地進行轉賬。
貨幣體系是經濟活動的一種「演算法」。貨幣,無論其具體物理形態為何,都是執行這種演算法的一種「算具」,其功能主要是為分散的經濟計算提供現場的可信性(參閱《演算法經濟理論:經濟學的認知革命及其大綜合》,李斌著,經濟日報出版社,2019.5)。
金銀需要付出大量的資本與勞動才能開採出來,這種機制導致金銀天然地、自動地附帶著一種信用。紙幣的印刷術加上法律保障,也提供了一種可信度。按說,比特幣的機制設計也提供了一種可信度,但它的數量不易增加,且維持成本過於高昂。用來替代比特幣的新幣種(例如Libra),雖然部分地彌補了比特幣的缺點,但卻需要依賴於網下的信用與支持機制,這就導致其與現行的信用貨幣相去不遠了。
與以上諸種方法相比,現場的即時通訊能夠為商品交易提供的東西已經遠超可信性了。貨幣只不過是證明持有人具有一定財力的憑證而已,而在移動支付方式下,付款方不僅實時地將這種憑證交與了收款人,從而完成了支付,而且已經幫助收款人將所交付的款項實時地存入了銀行賬戶,開始生息了。
在移動支付方式下,普通當事人、從而銀行體系之外的整個社會都不必實際地持有和保存貨幣(這種持有、保存、維持、看管、運輸的成本一向比較可觀),僅僅依靠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實時通訊來運轉貨幣。這種機制使得貨幣真正地成為「記賬貨幣」,其所帶來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本質性的,至少是巨大的和歷史性的。